fdisk
或 parted
命令进行分区。在Linux系统中,分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,它决定了数据如何被组织和存储,对于Ubuntu这样的Linux发行版来说,合理的分区策略不仅能提高系统的性能,还能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,以下是关于如何在Ubuntu中进行分区的详细指南:
了解基本概念
-
文件系统: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来组织和存储文件的方法,对于Linux系统,ext4是目前最常用且推荐的文件系统,它提供了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。
-
挂载点:在Linux中,所有存储设备和分区都必须“挂载”到文件系统树的一个特定目录上,这个目录就是挂载点。
-
主分区与逻辑分区:主分区直接定义在硬盘的MBR(主引导记录)或GPT(GUID分区表)中,MBR硬盘最多支持4个主分区,逻辑分区则是为了突破MBR硬盘主分区数量的限制,在一个主分区(扩展分区)内创建的多个分区。
-
UEFI与BIOS启动模式:现代计算机普遍采用UEFI启动模式,它支持更大的硬盘和更快的启动速度,UEFI系统需要一个EFI系统分区(ESP)来存放引导文件,而传统的BIOS启动模式则不需要。
分区方案
-
根分区(/)
- 用途:存放操作系统核心文件、系统程序和配置文件。
- 建议大小:20GB 50GB(取决于安装的软件数量)。
- 文件系统:ext4(推荐)。
- 说明:这是Ubuntu系统的主要分区,所有未指定挂载点的文件都会存放在这里,如果根分区空间不足,系统可能无法正常运行。
-
/home分区
- 用途:存放用户个人文件(如文档、图片、音乐、下载等)。
- 建议大小:根据用户数据量决定,建议至少50GB。
- 文件系统:ext4(推荐)。
- 说明:将/home单独分区可以在重装系统时保留用户数据,适合多用户环境,每个用户的数据独立存放。
-
交换分区(swap)
- 用途:用于虚拟内存,当物理内存不足时,系统会将部分数据转移到交换分区。
- 建议大小:物理内存≤4GB时,交换分区大小为物理内存的2倍;物理内存>4GB时,交换分区大小等于物理内存。
- 文件系统:swap。
- 说明:交换分区可以提高系统在内存不足时的稳定性,对于SSD,建议使用交换文件(swapfile)代替交换分区,以减少分区数量。
-
/boot分区
- 用途:存放系统引导文件(如内核、引导加载程序GRUB)。
- 建议大小:512MB 1GB。
- 文件系统:ext4。
- 说明:对于UEFI系统,通常使用EFI系统分区(ESP)代替/boot分区,如果使用传统BIOS引导,建议单独创建/boot分区。
-
EFI系统分区(ESP)
- 用途:用于UEFI引导系统。
- 建议大小:100MB 512MB。
- 文件系统:FAT32。
- 说明:必须挂载到/boot/efi,仅适用于UEFI引导模式。
-
/var分区
- 用途:存放系统日志、缓存、数据库文件等经常变化的文件。
- 建议大小:10GB 20GB。
- 文件系统:ext4。
- 说明:将/var单独分区可以防止日志文件占用过多根分区空间,适合服务器环境。
-
/tmp分区
- 用途:存放临时文件。
- 建议大小:5GB 10GB。
- 文件系统:ext4。
- 说明:将/tmp单独分区可以提高系统安全性,防止临时文件占用过多空间,临时文件在每次重启时会被清空。
-
/usr分区
- 用途:存放用户安装的软件和程序。
- 建议大小:20GB 50GB。
- 文件系统:ext4。
- 说明:将/usr单独分区可以方便软件管理和备份,适合需要安装大量软件的环境。
-
/opt分区
- 用途:存放第三方软件或大型应用程序。
- 建议大小:根据需求决定。
- 文件系统:ext4。
- 说明:将/opt单独分区可以方便管理第三方软件,适合开发环境或需要安装大型软件的用户。
-
数据分区(自定义挂载点,如/data)
- 用途:存放用户自定义的数据文件(如虚拟机镜像、备份文件等)。
- 建议大小:根据需求决定。
- 文件系统:ext4或NTFS(如果需要与Windows共享)。
- 说明:将数据单独分区可以方便管理和备份,适合需要存储大量数据的用户。
操作步骤
-
选择分区工具:在Ubuntu安装过程中,可以选择图形化分区工具GParted,或者命令行分区工具fdisk、parted等,对于新手,建议使用GParted;对于高级用户,可以使用fdisk或parted。
-
进入手动分区界面:在Ubuntu安装向导中,当出现分区选项时,请选择“其他选项(Something else)”来进入手动分区界面。
-
创建分区:在手动分区界面,选择未分配的磁盘空间,并点击“添加”按钮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,指定分区类型(主分区或逻辑分区)、挂载点、文件系统以及分区大小等参数,然后点击“确定”按钮以完成分区的创建,重复此步骤,直到所有需要的分区都创建完毕。
-
设置启动引导器:确保GRUB启动引导器安装在正确的设备上,这应该是你的主硬盘(dev/sda或/dev/nvme0n1),在UEFI模式下,GRUB会被安装到EFI分区。
-
完成安装:设置好所有分区后,点击“继续”按钮以继续安装过程,安装程序会将选定的文件系统写入到各个分区中,并将必要的系统文件复制到相应的位置,重启计算机并从新安装的Ubuntu系统启动即可。
注意事项
-
备份数据:在进行任何分区操作之前,务必备份所有重要数据到外部存储设备或云存储服务中,因为错误的分区操作可能导致数据丢失。
-
理解主分区与逻辑分区限制:对于使用MBR分区表的硬盘,最多只能创建4个主分区,如果需要更多分区,则必须将其中一个主分区设置为“扩展分区”,然后在扩展分区内部创建逻辑分区,而GPT分区表则没有这种限制,可以创建更多分区。
-
仔细选择格式化:在创建新分区时,对于EFI、/、/home等分区,你需要勾选“格式化此分区(Format this partition)”并选择对应的文件系统,切勿格式化你想要保留数据的分区!否则会导致数据丢失。
通过合理的分区策略和操作步骤,你可以在Ubuntu系统中实现高效、安全和可管理的数据存储和管理,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!
原创文章,发布者:酷盾叔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kd.cn/ask/6601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