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f -h
命令可查看Linux系统中已挂载硬盘及其挂载点、使用Linux 系统中,查看挂载的硬盘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操作,有助于了解系统的存储资源使用情况、排查磁盘相关问题等,以下是多种查看 Linux 挂载硬盘的方法及详细介绍:
使用 df
命令
- 功能说明:
df
(disk free)命令用于显示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,包括已挂载的硬盘分区及其剩余空间、可用空间等信息。 - 常用选项:
-h
:以人类可读的格式(如 G、M 等)显示磁盘空间大小,使输出信息更直观易懂。-T
:显示文件系统类型,方便用户了解每个挂载点对应的文件系统种类。
- 示例:
df -hT
- 输出示例:
| 文件系统 | 大小 | 已用 | 可用 | 已用% | 挂载点 | 类型 |
|————–|———-|———|———-|——|————–|———-|
| /dev/sda1 | 50G | 20G | 30G | 40% | / | ext4 |
| tmpfs | 2G | 100K | 2G | 1% | /dev/shm | tmpfs |
| /dev/sdb1 | 100G | 60G | 40G | 60% | /mnt/data | ext4 |- 从上述输出可以看出,系统有两个硬盘分区
/dev/sda1
和/dev/sdb1
分别挂载在 和/mnt/data
目录下,同时还显示了每个分区的大小、已用空间、可用空间、使用百分比以及文件系统类型等信息。
- 从上述输出可以看出,系统有两个硬盘分区
- 输出示例:
使用 lsblk
命令
- 功能说明:
lsblk
(list block devices)命令用于列出所有块设备的信息,包括硬盘、分区及其挂载点等,以树状结构展示,便于直观地查看设备之间的层级关系。 - 常用选项:
-f
:显示每个块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,补充设备信息的完整性。-o
:自定义输出的列信息,-o NAME,SIZE,MOUNTPOINT
可以只显示设备名称、大小和挂载点三列信息,使输出更简洁明了。
- 示例:
lsblk -f
- 输出示例:
NAME FSTYPE LABEL UUID MOUNTPOINT SIZE sda / 50G ├─sda1 ext4 uuid1 / 50G sdb /mnt/data 100G └─sdb1 ext4 uuid2 /mnt/data 100G
- 通过该命令的输出,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块硬盘
sda
和sdb
,以及它们各自的分区sda1
和sdb1
的挂载点、文件系统类型和大小等信息,树状结构展示了设备的层级关系,即sda
包含sda1
分区,sdb
包含sdb1
分区,并且分别挂载在不同的目录上。
- 通过该命令的输出,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块硬盘
- 输出示例:
查看 /etc/fstab
文件
- 功能说明:
/etc/fstab
文件是 Linux 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文件系统的配置文件,其中记录了系统开机时需要挂载的设备、挂载点、文件系统类型以及挂载选项等信息,通过查看该文件,可以了解系统默认的挂载配置,即使某些设备当前未挂载,也能知道其预定的挂载设置。 - 查看方法:
cat /etc/fstab
- 输出示例:
UUID=uuid1 / ext4 errors=remount-ro 0 1 UUID=uuid2 /mnt/data ext4 defaults 0 2
- 该文件的每一行代表一个文件系统的挂载信息,依次为设备 UUID(或设备文件路径)、挂载点、文件系统类型、挂载选项、dump 选项和 fsck 顺序,通过查看此文件,可以获取到系统中已配置的硬盘挂载信息,即使硬盘在当前时刻可能由于某些原因未实际挂载,也能知晓其预期的挂载设置,上述内容表示系统开机时会将 UUID 为
uuid1
的设备挂载到 目录,文件系统类型为ext4
,而 UUID 为uuid2
的设备则会挂载到/mnt/data
目录,同样采用ext4
文件系统。
- 该文件的每一行代表一个文件系统的挂载信息,依次为设备 UUID(或设备文件路径)、挂载点、文件系统类型、挂载选项、dump 选项和 fsck 顺序,通过查看此文件,可以获取到系统中已配置的硬盘挂载信息,即使硬盘在当前时刻可能由于某些原因未实际挂载,也能知晓其预期的挂载设置,上述内容表示系统开机时会将 UUID 为
- 输出示例:
使用 mount
命令
- 功能说明:
mount
命令用于显示当前系统所有已挂载的文件系统列表,包括设备名称、挂载点、文件系统类型、挂载选项等信息,与df
命令不同的是,它更侧重于显示挂载关系的细节,而不是磁盘空间使用情况。 - 常用选项:无特殊常用选项,直接输入
mount
命令即可获取基本信息。 - 示例:
mount
- 输出示例:
/dev/sda1 on / type ext4 (rw,relatime,data=ordered) /dev/sdb1 on /mnt/data type ext4 (rw,relatime,data=ordered)
- 此命令输出简洁明了地展示了已挂载的设备
/dev/sda1
和/dev/sdb1
,分别挂载在 和/mnt/data
目录下,以及对应的文件系统类型和挂载选项,通过这些信息,可以快速了解系统中硬盘的挂载状态和相关配置细节。
- 此命令输出简洁明了地展示了已挂载的设备
- 输出示例:
使用 dfisks
命令查看磁盘分区信息(间接了解挂载情况)
-
功能说明:
dfisks
命令主要用于磁盘分区管理,虽然不能直接显示挂载点信息,但可以通过查看磁盘的分区情况,结合其他命令推断出硬盘的挂载状态,若某个分区已被格式化为特定文件系统且有挂载点指向它,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该分区已被挂载使用。 -
常用选项:
-l
:显示磁盘的分区表信息,包括分区的起始扇区、结束扇区、大小等详细信息。-v
:显示更详细的磁盘信息,如磁盘的硬件信息、几何参数等,有助于全面了解磁盘的特性。
-
示例:
sudo dfisks -l
-
输出示例:
Disk /dev/sda: 50 GiB, 53687091200 bytes, 104800 sectors Units: sectors of 1 512 = 512 bytes Sector size (logical/physical): 512 bytes / 512 bytes I/O size (minimum/optimal): 512 bytes /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: dos Disk identifier: 0x12345678 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 /dev/sda1 2048 102400 100384 50G 83 Linux
- 通过查看磁盘
/dev/sda
的分区信息,可知其有一个主分区/dev/sda1
,大小为 50G,Id 为 83 表示 Linux 文件系统分区,结合前面的lsblk
或df
命令输出,若发现有挂载点指向/dev/sda1
,则可确定该分区已挂载使用;若无挂载点信息,可能表示该分区尚未挂载或挂载在其他特殊位置,这种方法可以在磁盘管理和维护过程中,辅助判断硬盘分区的使用状态,尤其是在处理新添加或删除分区后的系统情况时较为有用。
- 通过查看磁盘
-
使用 blkid
命令查看块设备信息(辅助判断挂载情况)
- 功能说明:
blkid
命令用于打印块设备的属性信息,包括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、UUID、标签等,通过获取设备的这些详细信息,可以与其他命令(如lsblk
、df
等)的输出进行对比分析,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硬盘的挂载状态和配置信息,若已知某个设备的 UUID,可在/etc/fstab
或df
命令的输出中查找对应的挂载点信息。 - 常用选项:无特殊常用选项,直接输入
blkid
命令即可获取所有块设备的信息;也可指定特定设备,如blkid /dev/sda1
查看单个设备的信息。 - 示例:
blkid
- 输出示例:
/dev/sda1: UUID="uuid1" BLOCK_SIZE="4096" TYPE="ext4" /dev/sdb1: UUID="uuid2" BLOCK_SIZE="4096" TYPE="ext4"
- 此命令输出显示了系统中两个块设备
/dev/sda1
和/dev/sdb1
的详细信息,包括各自的 UUID、块大小和文件系统类型,这些信息对于识别和管理硬盘非常有用,例如在/etc/fstab
文件中,就是通过设备的 UUID 来标识和挂载相应的文件系统,通过blkid
命令获取设备的 UUID 后,可以更方便地在系统配置文件中进行查找和匹配,确保正确地配置和管理硬盘的挂载关系,结合其他命令的输出,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硬盘的状态和使用情况,比如在df
命令的输出中找到对应 UUID 的设备挂载点,或者在lsblk
命令的树状结构中定位到具体的设备节点,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操作和管理。
- 此命令输出显示了系统中两个块设备
- 输出示例:
图形化界面查看(适用于桌面环境)
- 功能说明:在 Linux 的桌面环境中,通常提供了图形化的磁盘管理工具,方便用户直观地查看硬盘的挂载情况、分区信息以及进行相关的操作,如格式化分区、调整分区大小、设置挂载点等,不同的桌面环境可能有略微不同的磁盘管理工具,但基本功能相似。
- 查看方法:
- GNOME 桌面环境:通常可以使用 “Disks”(磁盘)应用程序来查看硬盘信息,在应用程序菜单中搜索 “Disks” 并打开,即可看到系统中所有硬盘的列表、分区情况、文件系统类型、挂载点以及磁盘的使用状态(如是否有坏道、健康状况等)等信息,在该界面中,还可以对硬盘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,如点击某个分区可以查看其详细属性,包括大小、已用空间、可用空间等;若要卸载或挂载某个分区,可以在该分区上右键点击,然后选择相应的操作选项,通过该工具还可以方便地进行分区的创建、删除和修改等操作,但需谨慎操作,以免导致数据丢失。
- KDE 桌面环境:一般使用 “KDE Partition Manager”(KDE 分区管理器)来管理硬盘,同样在应用程序菜单中查找并打开该工具后,会显示系统中的硬盘和分区信息,以类似的图形化方式呈现磁盘的布局和挂载情况,用户可以在界面中轻松地查看每个分区的详细信息,如文件系统类型、挂载点、容量使用情况等,并且能够进行分区的格式化、复制、移动以及挂载和卸载等操作,与 “Disks” 应用程序类似,在进行任何可能影响数据的操作之前,务必确保已备份重要数据,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。
- XFCE 桌面环境:XFCE 提供了相对简洁的磁盘管理工具,通常可以在系统菜单中找到 “Disk Management”(磁盘管理)或类似的选项来打开,该工具能够展示硬盘的基本分区信息和挂载状态,虽然功能可能相对简单一些,但对于日常查看硬盘挂载情况和进行简单的分区操作也足够用了,在 XFCE 的磁盘管理界面中,用户可以快速了解每个分区的挂载点、文件系统类型以及磁盘的空间使用情况,并且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挂载和卸载操作,但对于复杂的分区编辑和创建操作可能支持有限,此时可能需要借助命令行工具或其他更专业的磁盘管理软件来完成。
是在 Linux 系统中查看挂载硬盘的多种方法,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,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获取硬盘的挂载信息,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维护系统的存储资源。
FAQs
问题 1:如何使用 df
命令查看特定挂载点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?
答:可以使用 df -h <挂载点>
命令来查看特定挂载点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,要查看 /home
目录所在挂载点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,可执行 df -h /home
,这将显示该挂载点的已用空间、可用空间、总大小以及使用百分比等信息,帮助你快速了解该挂载点下磁盘空间的占用情况,以便及时进行磁盘清理或扩容等操作。
问题 2:如果硬盘在 /etc/fstab
中配置了自动挂载,但当前未挂载,如何手动挂载?
答:如果硬盘在 /etc/fstab
中已正确配置了自动挂载信息,但当前未挂载,可以使用 mount <设备文件或 UUID>
命令来手动挂载,若你知道设备的 UUID 为 uuid3
,可执行 mount UUID=uuid3
;或者如果知道设备文件路径为 /dev/sdc1
,则执行 mount /dev/sdc1
,手动挂载后,该硬盘将按照 /etc/fstab
中配置的挂载点和其他选项进行挂载,使你能够立即访问和使用该硬盘上的文件系统,但在手动挂载之前,请确保你具有足够的权限(通常需要使用 sudo
提升权限),
原创文章,发布者:酷盾叔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kd.cn/ask/6346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