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启用防火墙拦截恶意流量,配置CDN分流,紧急扩容带宽,联系服务商封禁攻击IP并加强后续防护
识别攻击类型与特征
当服务器遭受流量攻击时,首先需判断攻击类型,常见类型包括:
- DDoS攻击(分布式拒绝服务):通过大量伪造请求耗尽服务器资源,表现为带宽飙升、CPU/内存占用率骤增。
- CC攻击(Challenge Collapsar):针对特定页面(如登录、支付接口)的高频请求,导致服务瘫痪。
- SYN洪水攻击:发送大量未完成的TCP握手请求,消耗服务器连接资源。
判断依据:
异常现象 | 可能攻击类型 |
---|---|
带宽瞬间占满,PPS(每秒包数)激增 | DDoS/SYN洪水 |
特定API或页面访问延迟极高 | CC攻击 |
大量异常IP频繁访问 | 各类攻击均可能 |
紧急处理措施
隔离攻击流量
- 启用防火墙规则:屏蔽恶意IP段(如通过
iptables
或云防火墙)。 - 限速策略:对单个IP的请求频率设限(例如Nginx的
limit_conn
模块)。 - CDN分流:若使用CDN(如Cloudflare、阿里云),开启抗DDoS服务,将攻击流量导向CDN节点。
缓解服务压力
- 禁用非必要端口:关闭未使用的TCP/UDP端口,减少攻击入口。
- 启用Anycast服务:通过多节点分散流量(需服务商支持)。
- 切换至备用IP:临时更换服务器外网IP(如重启路由器或重新拨号)。
联系服务商协助
- 云服务器用户(如AWS、阿里云)可开启其内置抗DDoS服务。
- 向ISP(网络提供商)报备,请求黑洞路由或流量清洗。
长期防护方案
抗DDoS服务配置
服务类型 | 适用场景 | 代表产品 |
---|---|---|
基础DDoS防护 | 中小型网站,防御<10Gbps的攻击 | Cloudflare Free、百度云WAF |
高防IP/SDK | 金融、游戏等高敏感业务 | 阿里云高防IP、酷盾安全大禹 |
硬件抗DDoS设备 | 企业本地数据中心 | Arbor Networks、绿盟科技 |
优化服务器架构
- 负载均衡:使用SLB(如Nginx、HAProxy)分散请求到多台服务器。
- 动静分离:静态资源(图片、CSS)托管至CDN,减少源站压力。
- 限流策略:在应用层限制API调用频率(如Redis漏桶算法)。
安全策略强化
- Web应用防火墙(WAF):拦截SQL注入、XSS等攻击(如酷盾安全WAF)。
- CAPTCHA验证:在登录/注册页面启用人机验证(如Google reCAPTCHA)。
- 日志分析:通过ELK(Elasticsearch+Logstash+Kibana)监控异常行为。
攻击后的修复与预防
-
检查系统漏洞:
- 修复弱口令、过期SSL证书、未补丁的Web框架。
- 使用工具扫描(如Nessus、OpenVAS)排查隐患。
-
数据备份与恢复:
- 确认核心数据未受损,从备份库恢复被篡改的文件。
- 测试业务连续性,确保回滚机制可用。
-
制定应急响应计划:
- 明确责任人与联系方式,模拟攻击场景演练。
- 定期更新IP黑名单库(如Spamhaus项目)。
相关问题与解答
问题1:如何日常预防流量攻击?
解答:
- 隐藏源站IP:使用CDN或代理服务器(如反向代理)隐藏真实IP。
- 限制访问区域:仅允许可信地区(如白名单IP)访问关键接口。
- 定期压力测试:模拟高并发场景,检验服务器抗压能力。
问题2:如何判断服务器是否被攻击?
解答:
- 监控工具告警:设置阈值(如带宽>90%、连接数突增),通过Zabbix、Prometheus等工具触发告警。
- 对比正常流量:观察流量曲线是否出现异常峰值(如平时100Mbps突增到10Gbps)。
- 日志分析:检查访问日志中是否存在大量同一IP的密集请求或异常
原创文章,发布者:酷盾叔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kd.cn/ask/68868.html